【转载】新华财经丨聚焦机器人产业链 打造新质生产力——广西投资集团机器人材料+关键零部件专场活动观察

时间:2025.11.01 字号

行业痛点:材料与零部件成产业升级核心支点

当前全球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容的双重机遇期,核心零部件与基础材料的技术水平成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。国际机器人联合会(IFR)发布的《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》,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占全球总需求的54%;国产机器人在各行业中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47%攀升至57%,显示出强劲的本土化替代趋势。

作为机器人产业的“筋骨”与“基石”,关键材料与零部件的性能突破,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精度、寿命与应用边界。

业内人士指出,减速器、伺服电机、控制器是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,直接决定产品的性能、质量及价格。目前,国产核心部件在中低端市场已实现大规模应用,但在高端领域仍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差距。

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二级巡视员莫冰云表示,会议聚焦机器人产业“材料”和“关键零部件”这两个关键环节,意义重大。广西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建设创新型广西、布局未来产业的关键赛道,突出企业主体,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,加快推进先试先行,优化“创新创业相连一体、共生共存”的生态。科技部门将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体系,强化资金、人才、分配等要素保障,奋力打造立足国内、辐射东盟的广西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高地。


专家献言:新材料与新设备融合创新将进一步拓宽国产替代空间

此次会议上,来自全国的专家分享了机器人材料与关键零部件经验成果,并为广西积极建言献策。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专家杨旭认为,机器人零部件需具备高精密、高洁净与耐腐蚀性。高性能铝合金是部分核心零部件制造的必要材料,如南南铝加工生产的铝合金已解决半导体领域板材问题。当前人形机器人、AI芯片等新兴应用推动零部件需求增长,新材料与新设备融合创新将进一步拓宽国产替代空间。

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马勤认为,南南铝加工为人形机器人开发的高性能铝合金,深度融合了公司在航空航天与半导体两大高端领域的技术积淀。目前仍需突破新型合金体系研发,解决高性能材料规模化生产难题,在保障材料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,为零部件批量生产奠定基础。

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研究员杨书评说,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研制生产加速突破,配套能力稳步增强,集成驱动、控制与感知功能的一体化关节已实现突破,成本更低、重量更轻且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目前已在多个场景批量应用,推动核心部件自主化发展。

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材料工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海亮认为,人形机器人对材料要求严苛,需兼具高强度、低密度、高耐磨性及良好导电性、导热性,以适应复杂环境下的灵活运动与稳定运行,未来材料体系将向“结构-功能-感知”一体化推进。

知行机器人科技(苏州)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TO白国超说,灵巧手作为机器人与外界交互的核心部件,需要满足五大核心标准。目前通过自主研发的机械结构与控制系统,已实现精细抓取与重载抓取,这一成果对材料与零部件性能提出更高要求。

桂林桂北机器有限责任公司特聘专家王延忠认为,目前研发的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——新型面齿轮相较于传统齿轮结构紧凑、体积小、重量轻、承载能力大,满足高精度要求,能为机器人传动系统性能升级提供成熟解决方案。

北京智同精密传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刘泽鹏说,公司在RV减速器等关键部件研发中,通过优化材料选择与加工工艺,使部件精度、使用寿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在重负载、高精密光伏等领域实现国产化关键技术突破。

广西机遇:产业、区位与政策共筑机器人发展高地

在机器人材料与零部件国产化突破的产业背景下,广西正依托自身特色优势,逐步探索契合区域实际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路径,为核心技术落地与产业培育创造条件。

产业基础为机器人技术转化提供“试验场”。作为西南工业重镇,柳州已形成年产2万台智能服务机器人生产能力,构建起覆盖六大系列50多种规格的机器人产业体系和智能终端设备产业链集群。汽车、机械、钢铁等支柱产业蓬勃发展,不仅催生大量机器人应用需求,更形成金属加工、电子制造等配套能力,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、材料研发形成协同效应。

区位优势打开“国内国际双循环”市场空间。广西正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,机器人产业可依托区位优势,针对性研发生产适配产品,精准响应东盟地区差异化应用场景需求。

政策体系精准赋能核心技术突破。广西密集出台《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决定》《广西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行动方案(2025-2027年)》等政策,明确支持机器人及零部件等科技攻关,计划培育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链主企业、龙头企业,助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和先进制造业集群,推动人工智能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,初步建成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。

广投集团在柳州落地广投(柳州)数智科创中心,构建“核心技术攻关—应用场景孵化—产业集群培育”的全链条生态,已成功引入和而泰、严格智能、数联天下等头部企业7家,计划打造从研发到量产的全链条支撑,为智能硬件材料与零部件国产化提供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