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转载】广西云丨“大国工匠”的坚守 精准到0.01毫米的工艺绝活

时间:2025.10.17 字号

金风送爽,双节同庆。当国庆的红与中秋的圆相遇,南宁这座城市处处洋溢着家国同心的暖意。从民族广场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,到南湖公园水面飞驰的皮划艇;从车间里轰鸣的机械声,到乡墅小院飘出的饭菜香;从急诊室里忙碌的身影,到社区邻里欢聚的笑声……记者蹲守在不同现场,记录下一个个鲜活的瞬间。这些场景里,有坚守、有激情、有温暖、有团圆,它们或许平凡,却藏着每个南宁人对祖国最深切的祝福——“与国同庆”从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晨光里的凝视、岗位上的执着、烟火中的笑意,是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,写给祖国与家园的“双节情书”。广西日报社南宁市记者站推出“我在现场·与国同庆”特别报道,带您阅读一篇“大国工匠”的坚守国庆岗位日记,看看走下领奖台的他,将会面临哪些工作新挑战?他又将如何应对呢?

坚守者的国庆日记

讲述人: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高级技能大师陈仁桂

10月1日 星期三 晴

今天是国庆假期首日,我和团队一如既往坚守车间一线。天还没亮,生产线上已是灯火通明,热浪扑面。我们穿梭在熔炉与轧机之间,测温、取样、记录数据,每一个环节都在为新产品的技术攻关抢时间。

一周前,我在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荣获“大国工匠”称号。现场群英荟萃,掌声如潮。但我深知,这份荣誉绝非终点,而是新征程的号角。我心里始终惦记着车间,走下领奖台,马上回到了最熟悉的岗位——熔铸制造中心。

陈仁桂在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现场

今天,许多同事和我一样,放弃休假,坚守岗位,在各自的领域默默耕耘。车间内,高温的铝合金铸坯被输送至热轧机组,原本厚达数十厘米的铸坯瞬间被碾压至几厘米,零星铝屑在高温下化作细微火花。在我们的国家级航空航天铝合金技能大师工作室里,一支技术过硬的熔铸队伍已经成型,目前已有南宁特聘首席技师2名,特级技师2名,高级技师、技师53名。


陈仁桂在熔铸车间进行试验

如今,我正带着新团队向铝合金制造的下游工序——轧制领域进军,着手建立一套高精度的工艺参数体系。从坯料的加热温度、轧制速度,到轧辊的压力控制,我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,只为实现更完美的轧制效果。

陈仁桂团队在测量记录铝材产品尺寸

同时,我们利用智慧制造大模型,通过计算机模拟轧制过程,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,并选择最优路线,大大提高生产效率,也降低了试错成本。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,但我坚信,我们“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攻坚、特别能奉献”的熔铸品质,定能在这里绽放光芒。时代在发展,我们也要与时俱进。我们要做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的劳动者,不仅要掌握精确到0.01毫米的工艺绝活,更要踏着智慧制造的浪潮不断前进。